
两会政策解读
上周末,政协会议和人大会议全面结束,跟随和研读政府政策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必要事务,戴德梁行近日发布了《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深刻揭示了行业与政府的关联。
01、三年政策解读
2020年
GDP增长
推动消费回升
扩大有效投资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
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2021年
科技自立自强
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改革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
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
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发展长租房市场。
2022年
经济增长设定明确目标
进一步扩大内需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房住不炒,探索行业发展新模式
有序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
1、经济增速设定的明确目标保证了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增长。
2、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促进冷链物流、工业园区和零售物业的发展。
3、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推动数据中心和办公楼需求的增长。
4、再次强调住房不炒,将推动中国房地产业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预计长期租赁公寓和经济适用房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5、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房地产业将发挥重要作用。
02、设定明确的经济增长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5.5%;城镇新就业1100多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约3%。‘’
由于疫情的干扰,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为经济发展设定目标。今年,在疫情规范化、控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政府工作报告将202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5%左右。这一目标的设定充分考虑了稳定就业、保障民生、防范风险的因素,是稳中求进的务实目标,与十四五期间的GDP增长有效衔接。
03、进一步扩大内需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开放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两个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尽管各城市在过去一年出台了各种刺激政策来扩大消费,但旅游、餐饮、住宿、文化等密切消费的恢复仍然缓慢。扩大国内需求的另一个方面是扩大有效投资。在中国经济面临诸多内部挑战和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的背景下,扩大有效投资是确保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石,使2022年成为基础设施新年。
04、数字经济发展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

过去两年,虽然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持续对社会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中国数字经济仍保持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产业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上升到2020年的39.2万亿元,伴随着国家重点发展科技创新政策的引领以及产业的不断变革,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前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就写字楼市场而言,TMT产业在过去几年一直是写字楼市场需求的重要支撑产业,2021年,来自TMT行业的写字楼需求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55.5%,21.8%,28.6%及38%(图二)。随着政府对于数字经济的大力扶持,未来TMT行业仍将在写字楼需求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05、房住不炒,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房住不炒”的发展定位一直贯彻始终,且未来仍将作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方向继续执行下去,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房住不炒”也说明了中央在继续贯彻此政策的信心和决心。
由于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盲目运用杠杆导致的债务兑付问题进而引发的金融机构的应激反应让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因此,探索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使其不但可以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降低由于行业的波动导致的金融风险就变得格外迫切。
06、有序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国的十四五规划立足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索走出一条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房地产行业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未来10年,中国的新建建筑预计将会占全球新增建筑的一半以上。因此减少中国建筑的能源使用量和碳排放量将有助于中国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也因此,中国房地产行业将在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总结
2022年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中国政府对经济增长设定了一个具有挑战但仍可实现的目标,通过加大基建投资稳定经济的增长,通过发展数字经济,扩大消费带动经济的进一步攀升。这些政策和手段将会对中国的写字楼、数据中心、冷链仓储、产业园区、长租公寓等板块的发展带来利好。
|